對倒

$31.00

分類:

兩隻鳥一同飛起,一隻向東;一隻向西。

那些消逝了的歲月,彷彿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,
看得到,抓不著。看到的種種,也是模模糊糊的。

從街道兩端相對行走的老人與少女,
一正一負對倒相連……

一老一少;一男一女,
對相同的境況產生迥異的聯想:
憶舊情懷或浪漫理想;
不期而遇地在電影院比鄰而坐是唯一的交會——
他們皆以消極的態度消弭空虛,
用回憶或幻想麻醉自己。

▌「對倒」為郵學名詞,譯自法文Tête-Bêche,劉以鬯在一九七二年買到雙連郵票,成為小說的創作動機。故事以雙線並行,類似電影蒙太奇的效果,前衛的實驗手法為香港文壇注入一股新活力。意識流的書寫,存在主義的風格,以《對倒》對比出香港隔代人的不同心態。

▌本書收錄「短篇」及「長篇」兩種版本,賞閱作者如何運用不同篇幅構築那迷人的平行世界。長篇一九七二年開始在《星島晚報》連載;短篇則是一九七五年改寫並發表於當時的文學雜誌《四季》。

「從事小說創作的人,要是沒有創新的精神與嘗試的勇氣,一定不出好作品。」——劉以鬯

▌是劉以鬯的小說,也是王家衛電影《花樣年華》靈感來源。

「讓世人重新認識,知道香港曾經有過劉以鬯這樣的作家,是最讓我開心的事。」——王家衛

▌入選當代重要文學選集:《二十世紀中國短篇小說精選》、《二十世紀中國短篇小說選集》

作者介紹
作者簡介

劉以鬯

原名劉同繹,字昌年,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七日生於上海,祖籍浙江鎮海,二○一八年六月八日逝世。一九四一年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,一九四八年底定居香港。文學與出版編輯為其一生志業。

一九四一年至二○○○年,先後於重慶、上海、香港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地任報紙副刊編輯、出版社及雜誌總編輯。一九八五年一月創辦《香港文學》並擔任總編輯一職,直至二○○○年六月退休。

一九三六年發表首篇小說〈流亡的安娜‧芙洛斯基〉;一九四八年於上海出版首部作品《失去的愛情》,迄今出版數十種文學著作。主要作品包括小說集《酒徒》、《對倒》、《寺內》、《陶瓷》、《島與半島》、《天堂與地獄》、《打錯了》、《多雲有雨》、《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》;散文和雜文合集《不是詩的詩》、《他的夢和他的夢》;文學評論集《端木蕻良論》、《看樹看林》、《短綆集》、《見蝦集》、《暢談香港文學》等。

二○一五年,紀錄劉以鬯創作生活的電影「他們在島嶼寫作二」《1918》於台灣上映。

目錄
出版前言

《對倒》短篇小說
《對倒》長篇小說
【附錄】
二○一五年行人版前記
【標題】劉以鬯作品集出版前言

作者

劉以鬯

出版社

聯合文學

Shopping Cart
Review Your Cart
0
Add Coupon Code
Subtotal

 
Shopping cart10
童心看世界系列《什麼是選舉》
-
+
城市散步學:以香港作為起點
-
+
字裏人間:人文經典與通識教育
-
+
叛逆拉美︰從初代霸主到足球王國,由毒梟經濟到國際關係,走進歷史的足球旅行
-
+
逍遙行稿——逆風翱翔
-
+
自由世界的前哨:2022烏克蘭戰爭
-
+
日治建設的尋古之旅:從基隆港到屏東二峰圳,走訪臺灣歷史的八個悠遊路線
-
+
最後的故事── 殯葬禮儀師之晝夜行事錄
-
+
什麼是人生?
-
+
人類世的「資本論」:決定人類命運的第四條路
-
+
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