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明的海洋史觀

$28.00

分類:
顛覆傳統陸地史觀,打造台灣海洋史觀的最佳指南!

以「近代文明源自亞洲海洋」為核心論點,
借鑑日本的海洋經驗, 讓台灣成為海洋國家的經典必讀之作!

《文明的海洋史觀》的中心論題是:「近代文明始於亞洲海洋」。「海洋史觀」以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及梅棹忠夫的生態史觀為基礎,吸收了法國歷史學家布勞岱爾「連續性對外貿易帶來的產品變化會引起社會的變化」的歷史觀。

為了回應海洋亞洲的衝擊,位居歐亞大陸兩邊的日本和歐洲,分別開啟了全新的近代文明。歐洲建立了以大西洋三角貿易為基礎的近代世界體系,並發展出工業革命,提高生產效率,最後脫離了「亞洲」(伊斯蘭文明圈);日本則透過鎖國體制,發展出生產效率極高的「勤勉革命」,達到國內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,同樣也脫離了「亞洲」(中國文明圈)。在川勝平太看來,以十四世紀世界經濟危機為契機,歐洲和日本都從海洋亞洲進口了大量的物產,為此外流了很多貴金屬,引起了十五至十六世紀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變化。

  ▉工業革命vs.勤勉革命

例如英國在新大陸栽培適合製作輕薄棉布的長纖維棉花,並開發以此為原料的棉紗紡織機,實現了資本集約型的生產革命,並使勞動生產率最大化。隨著從印度的棉布進口量的減少,不但消除了貿易赤字,而且開始向全世界出口機制棉織物,形成印度洋貿易圈與歐洲版的環大西洋貿易圈,構築自給體制。

至於日本則是大規模地縮小貿易,構築近代江戶社會自給自足的「鎖國」體制,通過日本著名學者速水融所命名的勞動密集型生產革命的「勤勉革命」,形成土地生產率世界第一的經濟社會,擺脫對於海洋亞洲物產的依賴;在這一點上,可以說具有和近代世界體系相同的文明史意義。

本書發展了梅棹忠夫《近代日本文明的發展與生態史觀》中所描繪的文明示意圖,將圍繞歐亞大陸成為貿易舞台的海洋納入其中,向人們展示了更加接近現實世界的文明示意圖,對於理解海洋史觀具有重要作用,對於從事(日本)海洋文化研究的人來說,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。

  ▉日本的海洋經驗對於台灣的啟示

川勝平太的海洋史觀試圖超越達爾文生物史觀及馬克思唯物史觀,對梅棹忠夫的生態史觀、大塚史學及今西錦司人類學進行了修正,明確地指出他們缺乏從海洋透視人類及各種生物的弊端。書中詳盡論述海洋史觀之於日本所具有的重要意義,更指出二十世紀是「太平洋的時代」,展望海洋所呈現的新的歷史鏡像,描繪了將日本建設成為「花園島」的美好藍圖。

本書能給台灣的啟示在於,如何借鑑日本,從「台灣的海洋史觀」出發,去思考台灣和海洋的關係,並且在放眼全球的寬宏視野中思索台灣未來的定位。在東協崛起、中美對峙愈趨頻繁的此刻,台灣又正好位於涵蓋東南亞海域與太平洋的亞洲海洋的中心點,使得本書顯得更為重要。

名人推薦

周樑楷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
陳永峰│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
陳國棟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
藍弘岳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

作者

川勝平太

出版社

八旗文化

Shopping Cart
Review Your Cart
0
Add Coupon Code
Subtotal

 
Shopping cart51
蘇西的微笑
-
+
敲鐘者言:朱耀明牧師回憶錄
-
+
最後一課:在時代盡頭,留給未來的重逢之書
-
+
攝相現象學(修訂版)
-
+
焦慮症少年之事件簿
-
+
童心看世界系列《我是什麼人》
-
+
抑鬱症的另類教科書
-
+
童心看世界系列(一套三冊)
-
+
亂世孤魂:我與羅海星,從惠吉西二坊二號到唐寧街十號
-
+
絕望者之歌: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
-
+
浮世薔薇
-
+
淡定的智慧:弘一大師的處世心法.活出安然自得的人生
-
+
羅生門:(二版)人性本相的地獄書寫
-
+
屍骨辯證——法醫人類學家的生死沉思
-
+
佛繫愛情
-
+
最後的故事── 殯葬禮儀師之晝夜行事錄
-
+
香港職人
-
+
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?
-
+
好久不見,你好嗎?
-
+
那些陪我走過世界的故事
-
+
告別情緒化.安心做自己 套書
-
+
情動於中:生死愛慾的哲學思考
-
+
我是貓(三版)
-
+
半蝕
半蝕$26.00
-
+
小石頭
小石頭$27.00
-
+
音樂使人自由
-
+
人間失格:獨家收錄【戀愛合格】
-
+
好好吃飯
-
+
什麼是人生?
-
+
樹的憂鬱
-
+
小王子的領悟
-
+
對倒
對倒$31.00
-
+
百鳥衣與消失的文字
-
+
存在的藝術
-
+
LIVING AS A NOMAD——從遊牧,去找心中的那一片海
-
+
《漣漪》 生活美學手帖
-
+
異鄉港孩—願歸來仍是少年;30個移民家庭的教養歷險記
-
+
再飄零:離散時代與社會撕裂的哲學思考
-
+
51